找到相关内容128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论船山诗学中的“量”与“法”

      法,犹度也,即衡量客观事物的标准。船山论诗之“法”,其要旨在于批“死法”,倡“活法”。   我国传统的诗论中,诗一直是被人们看作是抒发情性的文学样式。刘勰说:“人禀七情,应物斯感;感物吟志,莫非...

    李晓明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2153938867.html
  • 烦恼的人类和人类的烦恼——以苦惑为人生本质的佛教心理观

    身体受苦,也给精神带来痛苦。心病七情内伤,六欲煎熬。心志闭塞,怀绪难开,苦不堪言。  4.死苦,一是自然死亡,人生无常,生命有尽,因老因病,由不得自已半点主张。面临死亡这一陌生的未来,这种痛苦可以说...

    冯学成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210139355.html
  • 身心不二的佛教健康观

    七情过于激烈持久,为致病的重要原因。《内经·素问》谓怒伤肝、喜伤心、思伤脾、忧伤肺、恐伤肾,特具藏神作用的心若不调和,能引起其余各脏腑功能的失调。《灵枢经·12问》云:“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。”佛典中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54052708.html
  • 我看中国雕塑艺术的风格特质

    有万里之势”,笔者认为帝陵程式夸张风亦可以“咫尺万里”概之。若杜甫诗云:“尤精运势古英比,咫尺应须论万里。”(《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》)   八、民间朴素表现风   “人禀七情,应物斯感,感物吟志,莫非...

    吴为山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51371211.html
  • 佛学与中医学

    一切烦恼皆是虚妄 。作为病因的烦恼包括七情致病的主要内容,造成人的性情偏颇,心身疾病,在妇科疾病中大部份也是由烦恼而引起的。一般医生治病靠药物,佛学医疾更多靠“心”,法眼识药,慈悲医病,博爱兼济。 ...

    洪嘉禾教授

    |佛教|中医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8/05/19001123531.html
  • 儒佛交融与朱熹心性论的形成

    ,是乃心之所以为体,而寂然不动者也。乃其动也,事物交至,思虑萌焉,则七情迭用,各有攸主,其所谓和,是乃心之所以为用,感而遂通者也,然性之静也不能不动,情之动也必有节焉,是则心之所以寂然感通周流贯彻,而...

    李作勋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84651847.html
  • 试论《西游记》中孙悟空与观世音的关系

    西游记》中,孙悟空自己也认为自己是男性。在面对妖怪时,孙悟空常自称“外公”便是有力的证明。如在“行者假名降怪犼,观音现象伏妖王”一回中,孙悟空就对妖怪自称为“朱紫国拜请来的外公”。另外,在“盘丝洞七情迷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113354949.html
  • 回应的中介——论玄学、佛学思维方式对《文心雕龙》的影响

    所起,乃在于人心之感悟,强调的是乐与政通,与伦理通,有很强的功利色彩,因而儒学的“物感说”反对受外物感发之情的自然抒发和渲泄。而《文心雕龙》中的“物感”——“人禀七情,物斯感,感物吟志,莫非自然。”则...

    徐敏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585158419.html
  • 从基因等角度重新认识中国传统的道儒释文化

    干那,不给臣民们自由,他自己和他的臣民们都受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之干扰。   确实很想走向无为,也应当走向无为,不问窗外事,只管修行自我,可是总感到有些事需要作,有责任有义务给大家,给全人类说明宇宙的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183759620.html
  • 维摩不二印禅心——论《维摩经》对禅思禅诗的影响

    ,  如芭蕉坚,  如电久住。  如第五大,  如第六阴,  如第七情,  如十三入,  如十九界。  菩萨观众生为若此。  如无色界色,  如焦谷芽,  如须陀洹身见,  如阿那含入胎,  如阿罗汉...

    吴言生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213159793.html